記得,這是在我生日的前一天
2010年3月7日 星期日早上
我的第二次流浪
騎車車-火車-高鐵-捷運-梵谷專車
Yes!我有搭到滿滿的梵谷車車
最左邊那幅是仿米勒的拾穗
有點兇,有點憂鬱,注視著些什麼,看穿了什麼?
What are you looking at? @@~
以下畫面讓我覺得有點點恐怖...
(很多眼睛在注視著你)
公車椅套都是梵谷自畫像...
只要坐上梵谷專車,就可以250元購得門票還送明信片
至於為什麼選在這個日子呢
因為非常幸運的,生日當月看展門票5折優待==150元
不去看不就太可惜了嗎!?
但是,我的門票上如果不要寫著"敬老票"就更好了...
話說,Van Gogh因為不易發音,爾後梵谷才以Vincent自稱
這次畫展是荷蘭庫勒穆勒博物館館藏
並非所有梵谷的作品他們家都有
所以那張有配樂的畫~stary stary night~~~沒有
最珍貴的東西其實是梵谷的素描作品
幾乎沒有聽過有人在展示素描的,這畫展的素描作品竟佔了50%左右
更尤其是已故的名人畫家
從素描中or未上色的構圖中可以推測出作者的繪圖方式 先後順序 強調焦點 輪廓線條 光影配置
我才發現,早期的梵谷...
因為無師自學,畫出來的人物身體比例都不對
腳短短的 手長長的 人物後面也沒有複雜的背景
甚至僅止於平面,沒有立體透視的能力
(omg...原來梵谷先生也曾經跟我一樣,突然信心倍增了!)
當然後來梵谷變得非常利害且發展出一套非常有個人風格的畫法
重視在筆觸上的表現以及大膽的色彩運用
自成一格他彎曲的筆觸,讓安靜的畫作彷彿在眼前跳躍波動
(其實就是不停的畫圈圈吧...連簽名Vincent都是彎曲的)
好像只要眼睛一注視著梵谷的畫,就會被吸近梵谷的漩渦裡久久不能自拔
而強烈對比的色彩,是一層一層厚厚的顏料不斷堆疊而成的
據說有人把他畫作上的顏料刮開後發現,內層的顏料還是濕潤的!
(He wanted to cram sth into his painting? very crazy man...)
原來他是印象派畫家,深深影響後來的野獸派,據說他是受到日本浮世繪的啟發
(恩 深深感覺到他非常暴力的畫風,張力破表)
站在梵谷畫作前,感到暈眩...
[上圖來源:維基百科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1/10/Van_Gogh_-_Country_road_in_Provence_by_night.jpg]
晚期的梵谷作出了許多膾炙人口的畫作
向日葵 橄欖樹 花園 信用卡上的星夜...
都是在精神狀態極差的情形下完成
好像掏心掏肺般的想藉由大自然展現出強烈的生命力
卻不受重視 不被社會接纳 失去了生存的意義
那些簡介說得,好像在梵谷心裡總是有兩方在交戰
為了不想再麻煩弟弟的生活而舉槍自盡(這教弟弟情何以堪呢...)
嗯...悲劇=畫作在梵谷過世後才被世人所關注
見過憂鬱梵谷後,順道去龍山寺祈福+參觀
(祈求心靈安定平和...)
長這麼大,近來真正感受到快樂與健康才是人生最重要的財富 也是最終的目標
我很慶幸我這麼年輕就領悟到這點
上圖有一台SNG車是因為,龍山寺正對面剛好有造勢聚會
我很納悶...那個聚會就在龍山寺對面耶...
記得那時候好像適逢元宵節吧,龍山寺做了許多祈福花燈
超驚奇...寺廟裡面有瀑布!!!
最後,帶著豐富而充實的心靈離開台北
未來的路是非常明確不含糊的
只要心平氣和,只要努力,只要做下去
真的很簡單,一點都不複雜!
結果我還是在這裡面迷路了...